前言:这是数澜社区“数据可视化指南”的第二期,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数据可视化,在可视化世界做最最最懂数据的人!
如有希望我们分享讨论的话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
不管你使用什么工具制作图表,都会面临一个问题,我该选择那种图表形式,图表的种类繁多,例如常见的折线图,柱状图、饼状图、散点图、雷达图等,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,是当前图表设计的痛点。
图表作为数据可视化设计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,所谓一图胜千言,并不是说说而已。想做好数据可视化设计,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设计上,需要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的了解。决定图表的往往不是数据而是数据,而是想要传达的信息。
核心信息是什么?目的是什么?要展现哪些维度?回答以上问题再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。
在《用图表说话:麦肯锡商务沟通完全工具箱》这一经典著作中,作者基恩.泽拉兹尼阐述了他经典的方法论,也就是分为 3 步:
步骤 1:确定表达主题
步骤 2:确定对比关系
步骤 3:选择图表形式
这一套经典理论广泛地指导了世界范围内商务人士的可视化表达,并成为 IBCS 国际商务沟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基于理论,可将图表归为了5大类,对比,时间,占比,分布,关系。
对比:不同对象的排名对比。常用的图表有,柱状图,条形图,堆叠图,象形图,子弹图。
时间:数据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。折线图,曲线图,面积图,日历图。
占比:个体在整体中占有的比例。矩形树图,饼图,环形图,旭日图,瀑布图。
分布:同一指标的不同纬度分析,直方图,南丁格尔玫瑰图,散点图,气泡图,雷达图,热力图,箱形图。
关系:某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。树状图,漏斗图,关系图,桑基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