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澜科技风剑:销售数据中台「产品」的,都是在忽悠
学习委员 发布于:2019-06-21 浏览 2792
数澜科技创始人兼 CEO 甘云锋
风剑提前半小时便到了,和一般 CEO 带两三个相关人员不同,他只身一人便来了,背着一个简单的双肩包。
仅仅刚见面,我的脑海就浮现起对他的印象:「听着有点神秘但接触起来却并不神秘」。
事实上,不知为什么,和业界很多朋友一样,我对「数澜科技」这家成立才三年的公司充满了想深入了解它的渴望。
我对这次采访也充满了期待。
「确实有很多人很关注我们,这也超出了我的想像」
风剑为此向我透露了两个小故事。
去年,「数澜」举办了一个庆祝成立两周年的会议。
数澜两周年 员工全家福
会议的当天,恰巧下起了下大雨。
「我们预订了 500 人的场地,这种天气我特别担心人会来得太少,场面会很难看。」
但令所有团队没有想到的是,那天会议来的人非常多,不仅坐满了会议大厅,连过道、会议室外面都站满了人!
「另外一个例子是,前两天我们刚刚举办了一期『数据中台硬核汇』专家微课。这是一个网上直播课程。我们没有做任何特别宣传,只有小伙伴们发发朋友圈。但报名人数超过了 1000 人!」
这种热度是风剑所没有预料到的。
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参加「数澜」举办的活动?
他分析认为,「因为很多朋友好奇:数澜究竟在做什么。」
「数澜」是做什么的呢?
风剑向我讲述了他在阿里工作时看到的一个现象。
这位在华为、金蝶做过数据架构师与数据科学家、熟知企业服务的资深企业应用专家发现,在云时代、DT 时代,要构建一个企业应用变得非常难。
在 IT 时代,构建一个应用系统的架构基本是:在小型机或 PC 服务器上,基于 Oracle、DB2、微软 SQL Server 等关系型数据库开始构建各种企业应用系统。
在云时代、DT 时代,企业应用构建的架构变了。
硬件基础设施从服务器变成了云、变成了 IaaS,平台和应用也变为相应的 PaaS 和 SaaS。
另一方面,数据的类型也发生了改变:企业应用涉及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结构化数据。
再者,企业应用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。
例如: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曾向风剑提到他们的需求,要重构他们的财务预测系统。这个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能很准确地预测公司财务数据的系统,如今却大大失效、经常预测不准了。
风剑和很多企业的 CIO、企业应用开发商都意识到,在 IT 时代形成的企业应用开发架构、模式在云时代、DT 时代遇到了巨大的挑战,原来的产品和技术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。
风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在云时代、DT 时代,企业应用的研发应该怎样做?
在充分思考后,风剑给出的答案是,新时代的企业应用应该基于数据应用基础设施来构建。
一个数字化企业,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应用基础设施。
「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。」
并且,风剑判断,这是一个 BAT 等互联网巨头无法垄断、他们也有先天竞争劣势的市场。
企业应用的核心是数据+算法+场景,这其中最最核心的又是数据。
「因为BAT都有自己的、丰富的、巨量的数据,但由于他们的竞争特性,他们都不可能拥有连通BAT的统一数据。而任何一个企业应用,都不可能只基于其中一家互联网巨头来构建。企业应用需要多云架构、需要横跨数据巨头。竞争的巨头之间不可能实现数据的互通。这种竞争性从根本上否定了BAT巨头自身在这里能获得巨大的发展。」
也正是基于此,2016 年,风剑和其合伙人决定出来创建「数澜科技」。
成立伊始的数澜
他们给这家承载着他们梦想的公司赋予的使命是:「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」。
愿景是:「成为客户信赖的数据应用基础设施供应商」。
风剑希望,「数澜科技」能够帮助客户、帮助合作伙伴研发出适合各种场景的企业应用。
尤其是帮助自己的伙伴和客户能够轻松构建涉及多云、多数据集群的应用。
「我们研发了数据交换平台、数据开发平台、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三大平台。」
风剑告诉中国软件网,这三大平台构成了「数澜」提供的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。
「数据交换平台是数澜帮助企业构建数据资产的第一步。」
风剑介绍说,它要解决的是企业所有数据的交换和流动问题。
但它和以前的消息中间件、数据总线或数据集成、数据仓库等产品,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数据库并不一样。
这些产品主要解决的是数据汇聚的问题,或者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点对点的数据交换问题。
「数澜」的数据交换平台最大的特点是,它既能实现一个组织中所有不同来源、不同类型数据的汇聚,还能实现不同数据源的交换和同步。
并且,不管这些是结构化数据,还是非结构化、半结构化数据,它都轻松接入,并进行相应的传输,以及简单的清洗、存储。
更进一步,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业界常说的数据库、数据集群或数据仓库。
「数澜」的数据交换平台也与应用无关。不管是 ERP、CRM、视频监控、工业物联网等什么应用,数据交换平台都能和各个应用的数据库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与同步。
风剑说,更具开创性的是,他们的数据交换平台还历史性地实现了不同云之间的数据交换。
例如:企业的 HR 应用部署在阿里云上,协同办公应用部署在腾讯云上,但通过数澜的数据交换平台,也能实现这两个应用的数据交换与同步。
风剑认为,有了数据交换平台,一个企业或组织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管理。
「只有能够被业务应用的数据才有意义」
数据开发平台是「数澜科技」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的第二个核心部件。
风剑认为,很多企业在搭建大数据平台,在不断地收集数据,但却并不知道这个重要的道理。
要使数据有意义,「非常重要的工作便是数据资产化。」
风剑告诉中国软件网,他调研过众多企业,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据资产。
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怎样构建自己的数据资产,「企业自己的数据资产化能力太弱」。
数澜科技的数据开发平台就是期望解决这个问题。风剑希望,企业有了「数澜」,就能体系化地、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数据资产化。
在数据资产化方面,风剑认为「数澜」有三个重要特色。
第一,数澜不仅拥有数据资产化的相关工具,还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。「只有工具与方法论的结合,才能真正打造企业的数据资产。」
第二,数澜的数据资产化不是基于业务领域进行建模、资产化,而是基于对象进行建模。
数澜将一个企业、一个组织所涉及到的基本对象进行了抽象,并对每个对象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资产化。例如,客户是一个基本对象,和客户相关的所有数据便整合成客户数据资产。
第三,数澜将算法平台也纳入到了数据开发平台之中。
算法平台是数澜最近新推出的平台。据风剑介绍,这是一个一站式企业级机器学习开发平台,其目的是帮助企业构建核心算法服务能力。
目前,算法平台已集成了主流的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计算框架和丰富的标准化算法组件能力。「有了它,便能使企业快速支撑人工智能应用构建与落地」。
「它的目标是实现数据资产的业务化、服务化,使第三方应用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这些数据资产。」
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是风剑心中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的第三个核心内容。
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主要完成两大任务,即数据资产的管理和服务。
数据资产的管理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可阅读易理解的资产对象,同时了解数据资产「从哪里来,谁在用,怎么用」,沉淀企业使用数据资产的各种方法和场景。
数据资产的服务主要是根据数据使用方的需求,选取推荐引擎、分析引擎等各种引擎工具,快速将数据资产封装成相应的 API,是解决数据业务化的问题。
它和很多数据资产服务化方式不同的是,风剑说,「数澜」不是将现有的数据资产先封装,做好了 API 等需求方调用。而是反过来,他们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将封装各种数据服务 API 的机制与工具做好,需求方只要提出自己对于所需要数据资产的各种要求,如性能指标等,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资产输出模式,平台就能自动将这个需求生成相应的 API,并封装好供对方使用。
这种全新的思路,可以让「数澜」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能够针对不同的人群、不同的应用场景,快速提供各类数据服务,从而实现数据业务化。
在「数澜」的世界里,「数据交换、数据开发、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」,这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,基本构成了企业数据应用的基本框架,这也是「数澜」最重要的产品——数栖平台的核心功能。
和市场上众多大数据平台不同,「数澜科技」以数栖平台(DW.DaaS)作为底层基础架构平台,将数据交换平台、数据开发平台、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整合在一起,并且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数据识别体系(Data-Mapping)、数据标签体系(Data-Profile)、数据服务体系(Data-Service)三大功能模块。
风剑认为,这些核心内容构成了数栖平台的独特魅力,因为它实现了数澜对企业数据管理的核心理念——「连接、不确定性和场景化」。
在「数澜」看来,连接是让数据产生价值的第一要点。谁拥有能把企业中所有数据连接起来的能力,谁就有把数据能力最大化的可能。
在 DT 时代,数据价值的发挥会和场景息息相关,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完全不同的服务方式,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。因此,数栖平台用「人、物、场景」的数据连接方法论,其中「场景」是核心。
不确定性是场景的重要特性,这也是数据管理最大的魅力、也是其最大价值所在。
风剑说,现在很多大数据厂商,都在采用确定性的方法做事,即为特定场景提供特定功能特定模型特定算法。
「这样的产品,生命力会比较差,价值也有限,因为它适应的范围太小。它会很快就不能适应新的需求。未来会发生什么,谁也不知道。」
「数澜为什么要构建数据应用基础设施,就是因为我们知道,只有基础设施才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,才能应对未来对数据应用的各种不确定性场景的需求。数澜把构建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建好,把路修好,上面跑什么样的车,构建什么样的应用,由客户和合作伙伴确定。」
风剑很喜欢 Oracle、DB2 等这样经久不衰的数据库产品。因为他们是「数据的基础设施」,客户可以用它来做各种应用,但它自身不用随着应用的变化而变化。
当然,风剑告诉中国软件网,这并不代表数澜现在要去做数据库。
数澜的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目前还是聚焦在「数据库往上一点,ERP 等应用往下一点」。
这也便是当前大热的、所谓的「数据中台」。
数澜产品——数栖平台 获奖现场
「首先我要强调的是,数据中台不是一个可以销售的产品。」
「在我看来,但凡说销售数据中台产品的人,都是在忽悠。我对数据中台的定义是,数据中台绝对是不可复制的;数据中台是企业管理与运营的一套机制,一套让数据可用起来的可持续的机制」
风剑告诉中国软件网,这套机制包括构建数据应用的工具,以及数据管理的方法论。
实际上,「企业需要一套自己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与框架,但不可能存在一个所有企业和组织都适用的、通用的数据中台框架。」
数据中台服务商能做的,就是为企业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台提供相应的工具,并辅之以相应的方法论。
「通过这些工具和方法论,最终形成企业自己本身的的数据中台。」
「风剑所说的方法论,是数澜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。」
据风剑介绍,「数澜」拥有专业的大数据咨询团队。该团队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对一服务,帮助企业构建完整的数据服务能力、数据资产体系、数据管理平台。
为此,「数澜」构建了一套业界独有、丰富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论。这包括数据标签体系设计、数据场景需求抽象、数据算法建模设计、数据运营体系设计、数据应用解决方案等各个方面的方法论。
同时,「数澜」也给客户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咨询,包括数据应用场景规划、全局建设路径规划、整体工具平台选型、整体架构方案设计等各种咨询服务。
「我们的目的是,运用我们的专业方法论,帮助企业的数据实现可见、可懂、可用、可运营,真正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!」
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,让业务沉淀的数据回归企业的数据中台,并继此强化数据能力,形成闭环,为业务创新与升级源源不断的赋能。这便是「数澜」方法论的宗旨所在。
「数据应用基础设施+方法论」,这是风剑带领团队为「数澜」打造的核心能力,也是其在企业服务领域打造的重要竞争壁垒。
在风剑眼里,当前大数据应用仍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。
「现在以 IaaS 为核心的云投入非常多,但数据投入却不多。大数据的应用与投入没有自己想像得那么热烈。」
但风剑相信,未来 20 年的 DT 时代,一定迎来大数据爆发的市场。「并且,一定会出现超越 BAT 的公司。」
「这个新巨头不可能在 BAT 内部诞生,也不可能带着 BAT 的光辉诞生。它一定诞生于像数澜这样的——独立的创新公司。」